近日,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功为一寰枢椎脱位伴椎弓根发育畸形患者实施“后路寰枢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患者主诉四肢麻木、无力,尤其是双手的精细运动严重受限,无法正常抓握物品,行走时感觉脚下如踩棉花,步态明显不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详细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主要发生在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这一区域的独特解剖结构使其具备支持头部、允许头部大范围旋转的能力,但同时也因高活动度而易发生不稳定和脱位。一旦寰枢椎发生脱位,脊髓会受到严重压迫,导致神经功能损害。患者通常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步态不稳,严重者甚至可能瘫痪。此外,寰枢椎周围通过重要的椎动脉,一旦椎动脉受损,会引发脑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寰枢椎脱位是一项高风险、复杂的脊柱病变,治疗难度极大,对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手术团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该患者不仅存在寰枢椎脱位,还伴有椎弓根发育畸形,导致脊髓受压,并已出现神经功能损害。解剖结构的异常加剧了手术的难度,患者椎动脉的位置极其特殊,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神经损伤,甚至瘫痪等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手术挑战,在北大人民医院王超教授的带领下,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手术团队果断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为患者实施“后路寰枢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患者采取俯卧位,头颈保持中立,并使用9公斤牵引以确保寰枢椎的稳定性。首先,团队在枢椎上精确钻孔并置入椎弓根螺钉,透视确认螺钉的位置和角度,精准避开椎动脉。随后,在寰椎侧块处钻入螺钉,固定寰枢椎结构,并通过植骨融合增强术后稳定性。整个手术对精确操作要求极高,每一步骤均在透视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完成,以确保脊髓和椎动脉的安全。手术历时2小时,出血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手术过程顺利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透视显示,寰枢椎位置恢复正常,脊髓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患者四肢麻木和无力症状显著改善,预计经过康复,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将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