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562409/2021-00309 | 主题分类: | 卫生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健康局 |
发文日期: | 2021-07-22 | 文 号: | 有 效 期: | 有 效 | |
名 称: |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机构设置和职能 |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机构设置和职能 | ||||
发布机构: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1-07-22 | ||||
|
||||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是廊坊市南部区域唯一的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专科特色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廊坊四院医院本部占地面积5万余平米,建筑面积 4万余平米;在建中的东院区综合病房楼,占地面积1.7万余平米,建筑面积4.3万余平米。总编制床位900张,开放床位720张,设有32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9个行政后勤科室;有在职职工10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名,副高级职称150名,中级职称372名,硕士研究生75名。廊坊四院骨科(骨一科、骨二科、手外科)、神经内科(神内一科、神内二科、介入科)是廊坊市重点学科;急诊科、眼科是廊坊市重点发展学科;妇科是廊坊市重点培育学科。 廊坊四院现有固定资产总额3.64亿元,拥有德国全数字兼容型平板血管机、西门子超导1.5T核磁共振、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系统、GE64排128层螺旋CT、GE飞天DR机、GE乳腺机、奥林巴斯射频消融治疗系统、热化疗灌注机、日本岛津数字胃肠机、美国科医人眼底激光机、日本拓普康眼底照相机、GE及西门子彩色超声诊断仪、斯道斯及奥林巴斯系列腔镜、德国电子频闪喉镜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84台。廊坊四院信息化建设在省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除基础应用系统外,还建设了电子病案、门诊电子病历、OA办公、抗生素管理、无线心电、电子签名、手麻重症、掌上智慧医院、桌面云、BI智能分析等80多个子系统。覆盖了临床应用、门诊服务、医技业务、行政办公、后勤管理等多个领域。各系统间互联互通,所有临床应用系统均已经完成CA电子认证改造,并且在省内率先实现电子病案无纸化。在提高医疗质量、方便患者就医、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廊坊四院除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等常规诊疗技术外,还成功开展一批高精尖技术,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急性脑梗塞介入动脉取栓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颅底肿瘤切除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干眼症治疗术、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激光治疗术、角膜移植术、乳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肝门胆管肿瘤切除术、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肠管代膀胱术、经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颈椎手术、髋关节及双膝关节置换术、断肢断指(趾)再植术、游离皮瓣移植术、足踝外科手术、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术、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急诊床旁超声、右心系统声学造影等,并实现了检验结果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互认。 廊坊四院是“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救治项目河北省PPCI医院”,“国家卫计委基层医院慢性疾病标准宣贯实验基地”,“河北省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廊坊市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廊坊市心血管内科继续教育基地”,同时担负着廊坊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校专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实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之后,与多所京津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型的协作关系。相继成为“承德医学院属附医院(非隶属)”,“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合作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作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合作医院”。 2020年完成门急诊635124人次,出院30603人次,开展大中型手术13190例,总收入6亿元。 医院管理 。1.抗击疫情。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廊坊四院严格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多举措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一是全员取消休假,及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狠抓重点环节,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二是派遣8名医护人员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千里驰援武汉,帮助湖北人民走出疫情肆虐的“至暗时刻”。其中王艳辉被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三是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将南院区改造为独立发热病人集中筛查、收治院区。南院区全科医学科和中医康复科,2019年业务收入达到948万元,但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紧急时刻医院果断割舍。全年累计安排450名医护人员直接参与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患者的诊治工作,接待发热门诊就诊患者8803人次,不明原因发热留观患者485人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6例。四是核酸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拥有检测资质人员21人。五是实行严格的探视管理制度,装配闸机管理。廊坊四院被廊坊市委宣传部、廊坊市卫健委联合授予“最美抗疫卫生健康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中心建设再添“国字头”,综合急救水平再上新高度。2020年,卒中中心治疗静脉溶栓患者99例,介入取栓患者34例,开展脑出血手术78例,动脉瘤夹闭手术1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1例。神经外科成功开展6例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局麻下开颅和锁孔开颅术。在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廊坊四院被国家卫健委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荣誉称号。创伤中心收治创伤患者111人,开展急重症手术63例,治愈好转率为71.6%,被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授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称号。3.推进“三年”人才培养计划,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2020年廊坊四院招聘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生18人。制定“三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强院”战略。该项目经过报名、筛选、述职、答辩四个环节,最终有16名优秀青年医生脱颖而出,被确定为2020-2023年度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计划每年划拨不少于100万元的预算专项经费,利用三年时间,加强对培养对象进行帮扶培养,提高技术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4.加快东院区设施建设,推动综合实力提挡升级。东院区建设项目自2012年立项,历时8年之久,所有内部装修和外部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市政配套水、电、燃气已成功接入,3.0T核磁共振、64排CT、DSA血管造影系统、DR、供应消毒中心清洗机、脉动真空灭菌器、手术室无影灯、ICU、CCU医用吊塔等设备已完成安装。静配中心超净台、生物安全柜、数字化手术床、生化免疫流水线等设施正在安装调试。 医疗质量。 医务科将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细化。通过联合检查,监督指导各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全年组织培训考核17次,指导各科室完成应急演练347场,开展全院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39次。重新调整临床路径入径病种,将21个科室、159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入径率为84%,较2019年同比增长9%。总入径率为40%,较2019年增长2倍。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全年甲级病案率为97%,质控率为40%,下发病历反馈单23份。完善手术分级目录,规范临床用药和输血管理。组织全院医师完成 “医师电子证件照”申领工作,完成率100%。 护理部全年进行二、三级质控查房40次,夜查房52次,护理业务查房4次。制定、修改制度规范14项,完善质控标准及核查单30余项,完成PDCA质量改善案例46项,敏感指标上报40项,推送“317护”健康宣教内容20多万条。全院推行“321”护理服务,夜间主动巡视病房执行率由42.6%提升至85.2%。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强化病区管控,做好对陪护家属的宣教。护理部王明兴、张静在廊坊市护理技能和宣讲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感控科在全院开展“做你所写、写你所做”的感控主题活动。开展各种形式培训71场,进行感染质控员管理经验分享10次。组织全院完成“平战结合、依法防控”传染病知识竞赛,召开“廊坊市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识别能力培训”学术会议,线上收看直播1.48万人。完成“2020年科室感染防控优秀PDCA方案”汇报,编写抗疫行业标准汇编和工作手册并下发到各科室。全年督查手术室50次,推进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核心措施有效落实。按照感控工作间方案要求,督促各科室完成培训、考核、自查、改进。每月组织全院完成感控知识考核,针对感控措施存在问题、隐患发放督导意见177份。编制下发多份监测报告和感控基本制度,辅导各科室完成感染防控PDCA。 质管办以开展联合检查、参与科室质控会、监管不良事件、召开联席会议和汇总质量月报为抓手,加强医院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工作。对质量月报和质量手册进行改版,调整了临床科室工作数据统计表,每月对重点考核指标进行排名,全年上报不良事件428件。根据医保政策调整和医改相关要求,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制定阶梯标准,对医保次均药品费进行严格控制。 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600余万元,用于购买西门子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飞利浦16排CT、富士拍片机;东院区飞利浦3.0T核磁共振、64排CT、DSA血管造影系统、雅培生化免疫流水线、迈柯唯电动液压手术台等医用设备、东院区行政楼装修工程、病房楼铺设双路电源及信息化建设。 技术创新。 2020年,廊坊四院成功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是:神经外科开展3D-Slicer技术支持下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17例;胸外科开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82例;普外科开展无充气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2例、痔疮套扎6例;耳鼻喉科开展喉纤维二氧化碳激光术69例;内镜科开展ERCP手术2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11例;检验科完成临床基因扩增检验5.5万例;放疗科直线加速器自1月份投入使用以来,收治患者217例,较2019年增长100例。全年科室业务收入659.2万元,较2019年增长635万元。“人体血液酒精检测”业务通过省CMA专家组验收,全年收取血样鉴定358例。职业病体检业务,顺利通过省疾控中心职业病专家组的现场审核,成为廊坊地区首家具备职业病体检资质和能力的公立医疗机构。 医疗保障。 2020年,廊坊四院将微信公众号与电子健康码进行对接,真正实现患者挂号、就诊、住院“一码通”。完成银医自助机项目的实施,在门急诊的关键位置,为患者提供自助挂号、缴费、打印门诊病历等服务,自助机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日服务量150人次左右。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引进共享轮椅14台,方便患者24小时随时使用,月使用量达800人次左右。门诊部按照创城要求,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年度内累计服务患者及家属240人次。工会完成各委员会的选举工作,为1000余名职工缴纳了职工互助金,为9名职工办理互助金的申领。高标准建成“爱心妈妈小屋”并投入使用,为需要备乳、哺乳、换尿布的女职工及来院就诊的孕产妇提供了舒适、隐蔽、卫生、安全的空间,月使用量30余人次,被廊坊市总工会授予“廊坊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医院为排队扫码患者安装遮风挡雨的专用通道,为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发放补助津贴219万元。为1016人进行工资普调及医疗补贴调整,为239名完成职称聘用的职工办理工资调整手续。 继教科研。科教科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5场,完成线上、线下培训59 场,考核5场。申报获批省级继教项目7项、市级继教项目5项,省级必修课3项。新立项科研13项;成果结题7项,获省医学会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完成廊坊市级基层卫生人才与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参加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各1次,并顺利完成省助培学员结业考试,其中5人成绩通过国家线,3人成绩省内名列前茅。 服务宣传。宣传科用专业向大众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避免社会恐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网络直播,线上参与人数30000余人。组织无偿献血、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讲座、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次。发掘多名勇于救人的好人好事,被中央级、国家级媒体报道6次、省级媒体报道27次、市级媒体报道100余次。获评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科室”,廊坊市仅此一家医疗机构获此殊荣,被国家卫健委点名通报表扬。自主创作的抗疫宣传片《抗疫一线夫妻档》获得全国卫健系统“战疫”纪实摄影大赛三级优秀作品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