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每日五点多就要起床,7点前到达村街、小区,穿戴好口罩、手套、隔离衣、面屏,做好采样区清洁消毒后,在当地居委会、志愿者的有序组织下,采集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核酸采集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特别是面对有中高风险的地区时,每个备采人员都有可能携带传染性极高的病毒,每个不规范的动作都有可能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每个不经意的疏忽就有可能感染病毒传播病毒。因此,在这样的地区采集核酸,风险系数更高,防护要求也更高。
队员们穿好防护服,常常需要坚持六七个小时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手部需要用手消消毒成百上千次,大家的手又凉又僵。初春季节气温反复无常,温度高的时候,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每次完成采集任务,队员们的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勒痕,双手或是发白褶皱或者红肿胀痛,早已没有了原来的模样。但是从来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有的只是一个个坚毅的身影和战胜疫情的决心。
3月22日起应上级要求,我队开始入户采样,队员们克服各种困难,做到了应检尽检。
后来根据上级要求,队员开始几人一组入户采集,这对体力是个更高的考验。逐层逐户采集使工作量较以前集中采集增加了不少,工作时间也由原来的五六个小时,延长到七八个小时。每天完成采集后,还要核对采集信息,清洁、消杀,大家早已疲惫不堪,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但不论多苦多累,第二天的采集工作都会照常顺利开展,充分展现了四院白衣天使的风采。
神经外科高巍医生,家中有五个月大的孩子,接到任务时,虽有百般不舍,但他深知一名医生、一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还是毅然加入了核酸采集的队伍。工作之余,他还应霸州市政法委心理援助办公室的要求,制作了《居家隔离的重要性》短视频,为居家隔离的群众缓解心理压力。